学术活动 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活动 >

广西柳江流域野生垂钓鱼体金属元素研究获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0-03-25 15:00:00

受制于渔业养殖中化学药品和激素滥用事件的担忧,自然无添加的野生鱼成为炙手可热的高端食材,备受追捧。与可控水域的养殖鱼不同,开放水域的野生鱼常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影响,普遍存在一种或多种重金属超标情况,食用重金属超标的鱼类不但不能补充营养,还将引发健康问题。垂钓野生鱼以近岸活动的小型鱼为主,易受近岸排污的影响,存在更大的食用风险。然而,由于重金属污染存在不可见性,垂钓野生鱼的食用风险并未得到公众的重视,在垂钓活动和垂钓野生鱼消费的建议普遍缺失的背景下,垂钓活动和垂钓野生鱼消费选择需要得到更好的导向。 

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人员以柳江流域为例,在垂钓野生鱼重金属污染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不同区域、不同鱼种和不同长度的垂钓野生鱼重金属污染特征和可食用量,得出以下结果:柳江流域野生垂钓鱼中铬、镉和锌含量普遍超过中国和欧洲水产品最大允许残余量,根据污染评价和健康风险评价,铬和镉是鱼体污染最严重的金属元素,铬是引起野生鱼食用健康风险的主要金属元素。尽管底层鱼重金属含量普遍较高,但部分表层鱼中更高的铬含量表明重金属污染对表层鱼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从区域分布看,远离城区水域中的野生鱼相对城市区受污染程度更低;从野生鱼尺寸看,10-20厘米长的野生鱼更可能遭受铬和镉污染更为严重。根据健康风险评价和每周食用量结果,垂钓活动应避开市区为宜,长度大于15厘米的野生垂钓鱼具有较高的食用安全性。

该研究是典型亚热带岩溶流域重金属迁移转化研究的一部分,相关成果已发表于国际期刊Chemosphere杂志(IF:5.108, TOP &Q1)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杂志(IF:2.468, Q2)。

上一篇:青岛海洋所与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对接推进地质信息平台共建、共享工作
下一篇:武汉地调中心举办地质分析技术交流会

版权所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京ICP备12022220号-1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