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07 > 03 >

河西走廊祁连山山前第四系潜水浅埋带分布规律

【作者】 李爱军 [1] ; 伦国星 [1]

【关键词】 祁连山山前 第四系地下水

摘要】 本文根据近5年来地下水勘查成果,对祁连山山前缺水地区水文地质特征、相对浅埋区的形成分布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基底隆升、“叠瓦状”台阶式断裂、逆冲压扭性断裂、地堑型四种控制地下水埋深的构造类型;提出在不同类型控水条件下寻找地下水相对浅埋的方向,指导寻找可利用的地下水源,解决该区人畜饮水困难。以肃南严重缺水区大黄沟滩勘查示范为例,在地堑型控水区找到埋深160m、矿化度小于0.6g/L、单井涌水量大于1 500m3/d的优质饮用水源。

上一篇:疏勒河流域中下游盆地地下水功能评价
下一篇:银川平原地下水资源开发与植被变化

版权所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京ICP备12022220号-1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