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4 > 01 >

滦河下游河水及沿岸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作用

【作者】 王晓曦 [1,2,3] ; 王文科 [1,2,3] ; 王周锋 [1,2,3] ; 赵佳莉 [1,2,3] ; 谢海澜 [4] ; 王小丹 [4]

【关键词】 滦河 河水 地下水 水化学

摘要】了解地表水和沿岸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作用,对地下水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在系统采集滦河河水及沿岸地下水的基础上,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阴阳离子三角图、Gibbs图、离子比例系数等方法对水样的离子特征和水化学类型的形成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从出山口到入海口,浅层地下水化学类型由HCO3型过渡到HCO3·SO4(SO4·HCO3)型,再逐渐转变为Cl·HCO3型,而阳离子则由Ca(Ca· Mg)向Na· Ca(Na)型转化.(2)浅层地下水化学的形成受地形地貌以及地质结构的控制,在山间盆地和冲洪积扇,溶滤作用是控制地下水水化学变化的主要作用,向下游随着含水介质颗粒变细,地下水径流速度变缓,溶滤作用减弱,蒸发浓缩作用逐渐增强,从出山口到入海口,河水和地下水的钠吸附比(SAR)不断增大,说明溶滤作用逐渐被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代替.(3)河水的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SO4-Ca·Mg(SO4·HCO3-Ca· Mg)型.水化学形成以蒸发浓缩作用为主,同时受河床中的碳酸盐矿物和硅铝酸盐矿物溶滤作用的影响,在冲积海积平原可能存在蒸发盐岩的溶解.

上一篇: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有机污染时空分布特征
下一篇:地下水位预测: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应用概述

版权所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京ICP备12022220号-1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邮编: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