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20 > 01 >

平原区深层隐伏岩溶塌陷主控因子地球物理调查方法适用性分析

【作者】房浩 李巧灵 雷晓东 王海刚 李晨 关伟 何祎

【关键词】 北京平原区; 深层隐伏岩溶; 岩溶; 塌陷; 地球物理方法;

摘要岩溶塌陷研究目前主要关注100 m以浅的浅部岩溶,埋深大于100 m的深层隐伏岩溶塌陷的研究较少,也未形成成熟的调查方法和标准。深埋岩溶区存在岩溶塌陷的风险,以往资料表明,断裂构造、覆盖层结构等对深埋岩溶塌陷具有重要控制作用。要评价深层隐伏岩溶塌陷的危险性,查明各主控因子的发育特征是前提条件。文章以北京平原区东部深层隐伏岩溶塌陷为例,分析对比了重力测量、电阻率测深、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高密度电法及微动测量等5种方法在调查断裂构造、碳酸盐岩地层顶板破碎程度、覆盖层厚度以及覆盖层底部土层结构等4个主控因子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平原区调查深层隐伏岩溶塌陷主控因子,断裂构造特征建议选择重力测量法和CSAMT;碳酸盐岩地层顶板破碎程度以电阻率测深和CSAMT为好;适用于覆盖层厚度探测的方法为CSAMT、微动测量法和电阻率测深法;覆盖层底部土层结构的探测可优先选择微动测量法和电阻率测深法。 

上一篇:基于小基线集雷达干涉测量的中巴公路盖孜河谷地质灾害早期识别
下一篇:西安地裂缝地段浅埋暗挖地铁隧道施工沉降规律

版权所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京ICP备12022220号-1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邮编:100081